3月18日下午,山西大学档案科技创新中心和山西大学档案馆联合主办的《数智高档》第二期线上报告会顺利举办。本期活动聚焦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系统优化升级的挑战与机遇,旨在探索一条由法治引领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在当前多数高校档案部门信息化创新动力不足的背景下,此次报告会的举办显得尤为重要。本期活动荣幸邀请到南京大学颜祥林教授和山西大学档案馆副馆长王彦龙做主旨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及其他行业的档案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颜祥林教授以“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发展的预判:以档案法治为中心的分析”为题,首先阐释述了结合以档案法治为目标展开“档案系统”升级发展的必要性。颜教授提出了构建“法治—管理—技术”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深入解读了《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明确了高校档案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颜教授强调,在《档案法》等法规的引领下,高校档案工作必将加快数智化转型和高水平数字档案馆建设步伐,努力发展成为兼具协同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生态体系”。颜教授进一步指出,档案法不仅是约束工具,更是推动高校档案信息化持续创新的制度性资源,其报告拓宽了高校档案部门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视野,为后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随后,山西大学档案馆副馆长王彦龙作做了题为“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升级中的技术赋能与实践路径”的报告,从政策法规、学校治理以及档案行业发展趋势三个层面分析了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升级的必要性。王馆长分享了高校档案数智化转型的成功案例,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路径,并解析了高校档案管理系统升级的最新趋势。他提出了一系列系统升级策略和实施注意事项,并强调在未来的高校档案数智化转型中,要促进与以语言、多模态等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以提升档案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未来,山西大学档案科技创新中心与山西大学档案馆将以为档案事业培养优秀科技人才,针对新时代档案事业创新发展中重大、关键和共性科技问题开展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为已任持续深化推进《数智高档》计划,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速档案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着力破解传统档案管理中的技术瓶颈与转型难题,为构建现代化档案管理体系注入创新动能,全面赋能档案事业数字智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